俗話說的好:“三分靠種,七分靠管”,“良種良法配套”。產量高不高,關鍵在于管理,特別是現(xiàn)階段,高溫高濕、陰雨連綿、大風不斷,有恰逢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,是水稻抵抗力最弱的生長階段,如若管理不及時,極易發(fā)生各種病蟲害,造成減產。
近期,自7月12日入伏以來,由于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,全國各地開啟高溫模式,針對今年7月中下旬持續(xù)高溫天氣,對水稻可能造成一定的高溫迫害,應采取一下相應的預防補救措施。
高溫敏感時期
水稻在抽穗時對高溫最為敏感,開花時1--2小時之內是誘導籽粒不育的關鍵時期,第二個敏感時期是在抽穗前10天左右。
高溫對水稻的影響
水稻高溫熱害一般是指在水稻抽穗結實期,氣溫超過水稻正常生育溫度上限,影響正常開花結實,造成空秕粒率上升而減產甚至絕收的一種農業(yè)氣象災害。
預防措施
1.高溫期間采取灌深水的方法,有條件的可采取日灌夜排或長流水灌溉,以降溫增濕。
2.施好粒肥,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。在破口前可畝施8—10斤氯化鉀,增加植株抗逆性,減少穎花退化,減少空秕粒,增加粒重。
3.根外噴施葉面肥:可畝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30公斤,連續(xù)數(shù)次進行葉面噴肥,既能降溫增濕,又能補充作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及營養(yǎng),還可增加對高溫的抗性。抽穗揚花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,也能有效地降低熱害程度。
4.花期灌深水:花期水層保持5-10厘米,可降低田間小氣候溫度2-3℃,減輕熱害。
5.加強病蟲害防治:特別加強對紋枯病、稻瘟病、稻飛虱及螟蟲為主的病蟲害防治。